英伟达是哪个国家的电脑(英伟达是哪个国家的)

不管你用的是华为麒麟芯片,苹果A芯片,高通骁龙芯片,甚至联发科芯片.

它们总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基于ARM。

但是,季哥不得不说“但是”。

就在昨天早上,一个大事件震动了整个科技圈:

英伟达宣布收购ARM

简单来说,一个超级巨头收购另一个超级巨头,然后成为超级巨头。

但我知道,很多人的头上都出现过很多问号:

谁是ARM?

英伟达是谁?

收购意味着什么?

对我使用手机有影响吗?

……

别急,今天吉哥用一篇文章给大家梳理一下这件事。

事实上,英伟达收购ARM的消息传出后,很多厂商都害怕它会成为垄断。原因是.

ARM对机器圆的影响

记得之前有个统计,ARM目前垄断了全球95%的移动芯片架构。

如上所述,主流的手机芯片都是ARM架构。

现在已经被别人买走了.

所以,这件事看似遥远,却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。

可能有小机友进入圈子不久,会问:

像iPhone 11的A13芯片,华为P40的麒麟990芯片,不都叫“自研芯片”吗,怎么和ARM有关系吗?

那确实需要补充。

对于大家的理解,季哥把ARM比作乐高积木。

我先问你,想积木玩,是买散装的还是自己搭的?

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回答,当然是买块打。

毕竟,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制造积木。即使你知道,也不一定要用那种材料和工具制成

芯片行业的原理也是一样的~

ARM一早就设计好了自己的芯片架构,各种CPU、GPU、ISP等“小部件”。为每个人准备的。

如果是设计能力或者财力不足的公司,只能去找ARM,直接搭建一个“公版架构”。

人家说,买现成的,搭好的积木。

但是想想,如果一个芯片里的东西都是别人的,就很难实现想要的功能。

但世界上能做到与众不同的公司屈指可数。虽然还是用的ARM技术,但是里面很多“小部件”都是自己设计的。

比如这几年苹果逐渐实现了自研CPU,自研GPU,自研神经引擎等等。华为也走了类似的路。

这样做的好处是“我的地盘听我的”,手机想做什么功能,芯片都可以从底层提供支持。

我给你举个栗子。为什么去年iPhone 11 Pro的三个镜头在变焦时会“无缝切换”?是因为苹果magic改变并优化了整个A13的架构,然后里面大部分东西都是自研的,整个芯片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知名的。

所以,苹果A13,麒麟990

这些芯片还是基于 ARM,但里面的“小组件”,跟外面能直接买到的,已经很不一样。

这就是它们说自己是「自研芯片」的原因啦~

至于高通,则是夹在上面说的两种情况的中间。

它在 ARM 公版的基础上,加入一些高通自研的小组件,比如 Adreno GPU。然后再把芯片卖给像小米、OPPO、vivo 这些公司。

虽然不是自研芯片,但只要肯花钱,还是能拿到一些还不错的芯片。

看到这里,机友们有没有嗅到一丝不对劲?

无论是上面三种情况的哪一种,都离不开 ARM。

就连三星在去年,也宣布放弃自研的猫鼬(Mongoose)架构,重新回到 ARM 公版架构的怀抱……

很多人猜测,原因是费力不讨好,ARM 已经很完善、很超前。

诶,ARM 对机圈的影响力,那可真是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大。

所以为啥 ARM 宣布要**给英伟达,整个科技圈都炸了。

牵一发而动全身,那“一发”就是 ARM,“全身”则是各大手机品牌。很多人担心,以后手机芯片的命脉会被英伟达掌管着。

辣么,接盘 ARM 的英伟达,又是什么来头呢?

英伟达可能是只披着羊皮的狼

熟悉电脑游戏的机友,肯定会知道主流的独立显卡,只有两种选择:要不就是 A 卡,要不就是 N 卡。

而做 N 卡的公司,就是今天的主角:英伟达(NVIDIA)。

由于最近几年发展得太迅猛,如今 N 卡有力压 A 卡的既视感。

而英伟达的东西,虽然卖得贵,奈何人家技术强……像什么光线追踪,都是英伟达第一个做出来的。

它的角色就是那种,“就喜欢你看不惯我,又干不掉我的样子”。

在机哥的印象中,英伟达的 CEO 黄仁勋一直以来都很嚣张。

比如说,隔壁对手刚发布了一张新显卡,他就直接出来怼:“他们的新品性能平平无奇,没有新的技术,更不用说光线追踪了。”

(网友恶搞的黄仁勋表情包)

在知乎上,有网友统计过,英伟达这些年“得罪”过的厂商:

AMD、Intel、微软、苹果、讯景等大型企业,以及几乎所有游戏厂商。

机哥眼瞅着,这是直接把大半个科技圈轮番得罪一遍……

如果是平常小的公司像这样去挑衅,可能就直接炸雷暴死,但英伟达作为 GPU 领域的爸爸,别人都只是敢怒不敢言。

我简单举个例子吧。

十多年前,苹果和 AMD、IBM、Intel、英伟达等厂商,一起搞了个开源的 OpenCL 技术。

后来英伟达发现它不赚钱,于是自己搞了个独占的 CUDA 技术,然后躺着收钱。

苹果可能也是真的生气啊,立即把 Mac 里面的显卡,渐渐转去用 A 卡。甚至最新的 macOS,只支持 A 卡作为外置显卡。

也许这就是苹果无声的**吧,来** N 卡。

以为英伟达慌了吗?

去年英伟达直接宣布,CUDA 的驱动,不再支持 Mac 电脑。

机哥眼瞅着这两家的关系,可能真的恶劣到一个极致。

而苹果只是其中一个厂商,上面提到了众多厂商都被英伟达“得罪”过,所以在很多人眼中,英伟达很像一只“野狼”。

今天这匹野狼,还将获得 ARM 这枚“核武器”,怎么能不让人担忧?

收购意味着…

早上收购的消息一出来,很多人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,质疑英伟达可能会垄断芯片行业。

像市场研究机构 CCS Insight 的美洲研究副总裁 Geoff Blaber 表示:

“被英伟达收购将对 ARM 及其生态系统有害,独立性对于 ARM 的持续成功至关重要,一旦这受到损害,其价值就会开始受到侵蚀。”

机哥觉得嘛,原本 ARM 的属性,就很像芯片行业里的基础设施。

自来水、电、银行等,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基础设施,保障了咱们日常生活最基本的需求。

而 ARM 也是给无数半导体厂商,提供最基础的支持。

So,今天 ARM 被一家半导体公司收购,很多人的观点都是:谁能保证“既是运动员,又是裁判员”的情况不会出现?

而且原本 ARM 的客户,很多都是英伟达的竞争对手。

机哥还是拿苹果的例子来说一下。

原本苹果跟 ARM 的关系非常的好,不仅像上面提到的,苹果很多自研芯片是基于 ARM 的,而且就在今年的 WWDC,苹果宣布要在两年内,把 Mac 芯片转去用 ARM 平台。

然后今天突然来了个,ARM 被英伟达收购……

就好比,你(苹果)本来跟你兄弟(ARM)吃香喝辣的,结果你兄弟说,我的爸爸是你前任(英伟达)。

这场面就变得异常尴尬了。

所以说,不少人就质疑:当众多竞争对手变成自己的客户,谁能保证公立性?

其中就有 ARM 的联合创始人 Hermann Hauser,他在之前的一次采访里表示:

如果 ARM 被英伟达收购,将是一场灾难,将会损害 ARM 的中立性和满足多家不同公司和供应商需求的能力。

但是,机哥要说但是了。最终由英伟达收购 ARM,好像也是无奈之举。

其实在今天之前,曾经传出某些厂商可能会收购 ARM,其中就包括苹果、三星,但最终都没能成事。

假如苹果、三星这些手机厂商收购了 ARM,那垄断的官司,也许就一告一个准。

如果由不做手机芯片的英伟达来收购,虽然可能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,但至少不是最坏那个。

而且英伟达今天明确表示:英伟达不设计 CPU,不参与手机市场,和 ARM 是互补的。

咱们记住这句话,万一以后它被打脸了,就把这句话找出来。

至于 ARM 被一家美国公司收购了,会不会对别的国家有影响?

英伟达也想了一招,将继续保留 ARM 在英国的总部(该总部不受美国出口管制法的约束)和开放许可模式。

So,通过这些方法,理论上能够保持 ARM 的中立性。

有时候机哥也感慨,明明看见很多手机厂商真的拼尽全力去搞自研,但到头来很多技术还是别人的。

华为搞了个麒麟,却频频受到掣肘。

三星搞了个猎户座,琢磨自研架构半天,还是又回到了 ARM。

苹果搞了个 A 系列,以为跟 ARM 搞好关系,结果 ARM 可能被“仇人”收购了。

科技圈,水还真是太深啊…